五灵脂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原名寒号虫。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跌打肿痛及蛇虫咬伤等病症。 来源 为鼯鼠科复齿鼯鼠(又叫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Milne—Edwards的粪便。本种外...
金钱白花蛇为贵重中药之一。古代本草未见收载。具有祛风活络、镇惊攻毒之效。治疗半身不遂、四肢麻木、抽搐痉挛、关节酸痛、类风湿关节痛、麻风等证。 来源 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属陆栖卵生爬行动物,成蛇长...
九香虫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具有助阳、理气、平胃的功能。用于脾肾亏损、胃脘气滞等病症。 来源 又名打屁虫、黑兜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Dallas的干燥全体。 产地与分布 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
蟾酥为贵重药材之一。始载于《药性本草》。原名“蟾酥眉脂”,至宋·《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具有解毒消肿、通窍止痛之效。为治疗咽喉肿痛、疔毒、痈疽恶疮之要药,是配制六神丸、蟾酥丸、痧药丸等的主要原料。 来源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to...
五倍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敛肺、涩肠、止血、止汗的功能。用于久咳、久泻、消渴、盗汗、手足多汗、湿疹、外伤出血、疮疡肿毒、口腔溃疡,脱肛等病症。 来源 1.角倍: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 Mill....
阿魏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消积杀虫的功能。用于癥瘕痞块、虫积、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等病症。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阿魏Ferula assafoetide L.及其他同属植物新鲜根茎及根采得油胶状树脂。 产地与分布 主产伊朗、阿富汗、印度等...
土鳖虫为较常用中药。原名廑虫,一名地鳖,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瘀通经的功能。用于跌仆折伤、瘀血肿痛、妇女血积腹痛、月经不通、癥瘕等病症。 来源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及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eyi (Boleny)的干燥雌性...
没药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行气活血、消肿定痛的功能。用于损伤瘀血、痈疽肿痛、经闭癥瘕、胸腹诸痛等病症;外用敛疮生...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清?《本草纲目拾遗》始将浙贝与川贝明确分开。川贝为贵重药材之一,又称尖贝,不仅包括质优的川贝,而且泛指多种尖形小粒的贝母。 川贝母: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
鹿茸为珍贵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生精补髓、益血助阳、强筋健骨之效。为年老体弱者的高贵滋补品,多人丸散或泡酒服用。 来源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Gervus nippon Temminck和马鹿Cervus ela-phus L.的雄鹿未骨化的幼角。 1.梅花鹿: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