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蓝为豆科植物木蓝的叶及茎。夏、秋采收。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Mù Lán 【别名】槐蓝(《本草拾遗》),大蓝、大蓝青(《生草药性备要》),水蓝(《岭南采药录》),小青、印度蓝(《中国树木分类学》),青仔草、野青靛(《福建中草药》)。...
龙葵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夏、秋采收。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Lónɡ Kuí 【别名】苦菜(《唐本草》),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图经》),天茄苗儿(《救荒本草》),天天茄(《滇南本草》),救儿草、后红子(《滇南本草图说》),水茄...
南天竹叶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Nán Tiān Zhú Yè 【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 【化学成份】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
木槿叶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叶。 【出处】出自《履巉岩本草》 【拼音名】Mù Jǐn Yè 【英文名】Leaf of Shrubalthea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syriacus L. 采收和储...
了哥王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L.)C. A. Mey.,以根、根二层皮(内皮)和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及根内皮。 【拼音名】Le Gē Wánɡ 【别名】地棉根、山雁皮、埔银、指皮麻、九信草、石棉皮、雀仔麻、山埔崙、狗信药、消山药、...
南牡蒿为菊科植物南牡蒿的根或全草。 【出处】始载于《中药志》。 【拼音名】Nán Mǔ Hāo 【英文名】Woolystalk Wormwood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南牡蒿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eriopod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季割取地上部分,...
牡蒿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结核潮热,高血压病;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疖肿毒。 【拼音名】Mǔ Hāo 【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 【性味】苦、...
两面针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拼音名】Liǎnɡ Miàn Zhēn 【英文...
木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Mù Shǔ 【英文名】manihot utilissima 【别名】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ihot esculenta Cra...
茉莉花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出处】《纲目》 【拼音名】Mò Lì Huā 【别名】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
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主腰痛脚弱;尿频;遗尿;阳痿;遗精;久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