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偏方 > 内科 >

不寐症辨证论治三要点(2)

时间:2011-12-17 08:59来源:未知 作者:中药库 点击: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黄芩、栀子各9g,泽泻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生甘草各6g。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黄芩、栀子各9g,泽泻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生甘草各6g。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3)痰热内扰

  [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方药]清火涤痰汤(《医醇賸义》):丹参15g,橘红、胆星、姜蚕各为10g,菊花15g,杏仁、麦门冬各10g,茯神12g,柏子仁、贝母各10g,竹沥半杯,姜汁1滴。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加半夏、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若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定志;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加服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4)胃气失和

  [证候]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方药]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半夏9g,秫米30g。苦宿食积滞较甚,而见嗳腐吞酸,脘腹胀痛者,可加服保和丸,以图消导和中安神之功。

  (5)瘀血内阻

  [证候]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化裁:当归、生地黄各为9g,桃仁l2g,红花9g,枳壳、赤芍各6g,柴胡3g,甘草6g,桔梗、川芎各5g,酸枣仁15g,珍珠母l2g,生龙齿l5g。

  (6)心脾两虚

  [证候]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党参10g,黄芪l8g,白术、茯神各10g,炒酸枣仁l8g,龙眼肉10g,木香、甘草各6g,当归l2g,远志10g,生姜3g,大枣10枚。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以助养心安神,或加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若血虚较甚,加熟地黄、白芍、阿胶以补血充脑;若脘闷纳呆、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7)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9g,阿胶12g,黄芩10g,白芍l8g,鸡子黄2枚。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者,可加牡蛎、龟版、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入寐;若不寐较甚者,加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8)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人参9g,茯苓、茯神各12g,远志10g,石菖蒲9g,龙齿30g。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酸枣仁汤,方中以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和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助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如病情较重,可二方合用;若心悸较甚者,前方基础上加生牡蛎、朱砂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力。

  (9)心肾不交

  [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方药]交泰丸(《医方集解》):黄连9g,肉桂3g。若以心阴虚为主,可用天王补心丹;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以安神宁志、补心滋肾。<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