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Shuǐ Wú Gōnɡ 【别名】三荚草(《岭南采药录》),金钮子(《广州植物志》),金钮草(《福建民间草药》),夜摩草(《广西药植图志》),寒气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十字草(《江西民间草药》),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四川中药志》),水香附、燕含珠(《重庆草药》),发汗草(《中国药植图鉴》),山蜈蚣、水乌梅、无头香附、龙吐珠(《泉州本草》),金牛草、水香草(《湖南药物志》),一粒雪、土柴胡、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闽东本草》),球头草、顶棍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雷公草、地杨梅、三人扛珠(《江西草药》),寒热头草、三角棱草、一粒珠、九头香、细竹草、杨梅草、苦香子、水竹钵(《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三棱环、一粒子草、黄古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水金钗(《陕西中草药》),水土香(《福建中草药》),钢拳头(江西《草药手册》),库鞠恣托(藏名)。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丛生。根茎带紫色,生须根。茎瘦长,秃净,高10~50厘米,三棱形,芳香。叶质软,狭线形,长短不一,长3~10厘米,宽1.5~3毫米,末端渐尖,下部带紫色,鞘状。头状花序,单生,卵形,绿色,长4~8毫米,稠密;总苞3片,叶状,连接穗下,长2~16厘米,往往外向开展;小穗极多数,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成熟后全穗脱落;花颖4枚,呈舟状的卵形,脊无翼,具小刺,2列,相对排列于轴上,背浅绿色,先端尖,下部2枚具不发育花,中部1枚具发育花,上端的仅具雄蕊;花无被,雄蕊3,花丝细长丝状,药椭圆形;雌蕊1,花柱细长,与花丝等长,柱头二歧。瘦果呈稍压扁的倒卵形,褐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略旁、水田及旷野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性味】 辛,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平。 ②《广西药植图志》:味辛,性微温,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治感冒风寒,寒热头痛,筋骨疼痛,咳嗽,疟疾,黄疸,痢疾,疮疡肿毒,跌打刀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杀虫,败毒。 ②《广州植物志》:主治亦白痢。 ③《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利尿。治疟疾。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风,除陈寒,止咳嗽。 ⑤《广西药植图志》:除风热,利窍,止血,止咳。治跌打,蛇伤。 ⑥《南宁市药物志》:去瘀,消肿,止痛,杀虫,舒筋,活络。 ⑦《四川中药志》:治感冒风寒,无汗头痛,筋骨疼痛,恶寒发热。 ⑧《广东中药》Ⅱ:镇咳祛痰,治百日咳,燥热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时疫发热:水蜈蚣、威灵仙,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赤白痢疾:鲜水蜈蚣全草一两至一两五钱,酌加开水和冰糖五钱,炖一小时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疮疡肿毒:水蜈蚣全草、芭蕉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④治跌打伤痛:水蜈蚣一斤。捣烂,酒四两冲。滤取酒二两内服,渣炒热外敷痛处。(《广西药植图志》) ⑤治一般蛇伤:水蜈蚣二两。捣烂,酒二两冲,内服一两,一两搽抹伤口四周。(《广西药植图志》) ⑥治皮肤瘙痒:水蜈蚣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百日咳,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水蜈蚣干品一两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疟疾:水蜈蚣一两。水煎,于疟发前8~4小时服。(《江西草药》) ⑨治小儿口腔炎:水蜈蚣根茎一两。水煎,冲蜂蜜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风湿骨痛:水蜈蚣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