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杏叶沙参 ①网纹、梯纹导管直径14-71μm;梯纹导管纹孔多呈长方形。②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边形、类长方形,长35-2233μm,宽12-53μm。此外,有菊糖、乳汁管,偶见木栓石细胞(根茎)。 (3)轮叶沙参 ①网纹、孔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2-88μm。②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93-240μm,宽21-59μm,壁厚1-27μm,可见细必裂纹及纹孔;断面观长方形,外壁厚,侧壁稍厚,呈马蹄形。此外,有木栓细胞、乳汁管及菊糖。 (4)泡沙参 ①网纹、梯纹导管直径12-75μm。②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类多边形,长35-107μm,宽19-46μm,壁厚5-14μm,纺也稀,细孔状,孔沟明显。③木栓细胞表面观长条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波状弯曲;断面观类长方形,壁略弯曲,有的可见条状纹理。此外,有乳汁管、菊糖。 【化学成份】沙参根中分离得4个化合物,它们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1]。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注射杏叶沙参煎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鼠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内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但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2.祛痰作用: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等。 3.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强心作用: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明显强心作用,离体心脏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分钟。 【鉴别】量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身碎骨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10min,滤过。取液液2ml,加5%α-萘酚乙醇液2-3滴,摇匀,沿试和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另取滤液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置水浴中加热5min,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检查糖类)(2)薄层色谱 取药材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60ml,回流提取4h,回收氯仿后,残渣以1ml氯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棕榈酸酯各1mg,加氯仿1ml溶解作为对照液。分别吸取上述供试液和和对照液各10μm,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苯(9:1)展开至1/2处,吹干,再以氯仿-苯(7:3)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110℃加热5min。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1.沙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沙参: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南沙参片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橙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南沙参片100kg用炼蜜25kg。 3.饮片性状:沙参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无臭,味微甘。蜜沙参形如南沙参片,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偶见焦斑,味甜。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注意】 风寒咳嗽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防己,反藜芦。2.《本草经疏》: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附方】《纲目》: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为羊婆奶,《别录》有名未用羊乳,即此也。此物无心味谈,而《别录》一名苦心,又与知母同名,不知所谓也。铃儿草,象花形也。按:弘景谓五参主疗颇同,非也,实因其根皆为锥形与人参相类也。时珍列沙参为山草类,并谓沙参处处山原有之,而又调其宜于沙地,所释乃望文生义。《吴普本草》云:沙参,一名白参,实白如芥,很大,白如芜菁。《广雅疏证》:案‘沙’之言斯,白也。《诗刊、小雅. 瓠叶)笺云:‘斯’,白也。今俗语斯白字作‘鲜’,齐鲁之声近斯。斯、沙古音相近。实与根皆白,故调之‘白参’,又谓之‘沙参’。沙参与白参同义。《广雅疏证》又云:《神农本草》云:‘沙参一名知母,味苦,此苦心之所以名也。’《本草经考注》则云:沙参、知母,古误混同……知母下地参、水参、水须三名盖为沙参一名。沙参下黑字一名虎须亦是知母条错简欤。可供参考。<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