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Shè Xiānɡ 【英文名】Musk 【别名】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生香、麝脐香、四味臭、元寸香、臭子、腊子、香脐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2.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3.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麝在3岁以后产香最多,每年8-9月为泌香盛期,10月至翌年2月泌香较少。取香分猎麝取香和活麝取香两种:猎麝取香是捕到野生成年雄麝后,将腺囊连皮割下,将毛剪短,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毛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活麝取香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的。目前,普遍采用快速取香法,即将麝直接固定在抓麝者的腿上,略剪去覆盖着香囊口的毛,酒精消毒,用挖勺伸入囊内徐徐转动,再向外抽出,挖出麝香。取香后,除去杂质,放在干燥器内,干后,置棕色密闭的小玻璃器里保存,防止受潮发霉。 【原形态】 1.林麝,林麝体长约75cm,体重约10kg。毛角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成体身上一般无显着肉桂黄或土黄点状斑纹。耳背色多为褐色或黑褐色;耳缘、耳端多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耳内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四枝前面似体肢为足迹和性。成年雄麝有1对上犬齿外露,称为獠牙,腹下有1个能分泌麝香的腺体囊,开口于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无腺囊和獠牙。尾短小,掩藏于臀毛中。 2.马麝,体形较大,体长85-90cm,体重15kg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后部棕褐色较强。面、颊、额青灰色,眼上淡黄,眼下黄棕色。耳背端部及周缘黄棕色、耳内周缘、耳基沙黄色或黄棕色。颈背有栗色块斑,上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毛丛形成4-6个斑点排成两行。颈下白色带纹不显,因有棕褐色和白毛混杂而形成黄白区。腹面为土黄色或棕黄色。 3.原麝,体长85cm左右,体重12kg左右。耳长直立,上部圆形,鼻端裸出无毛。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后弯曲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唇外。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长,所以臀部比背部高。主蹄狭长,侧蹄长能及地面。尾短隐于臀毛内。雄性脐部与阴囊之间有麝腺,成囊状,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骨有二小口,前为麝香囊口,后为尿道口。通体为棕黄褐色、黑褐色等,嘴、面颊灰褐色,两颊有白毛形成的两个白道直连颔下。耳背、耳尖棕褐色或黑褐色,耳内白色。从颈下两则各有白毛延至腑下成两条白色宽带纹,颈背、体背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斑点,排成4-6纵行。腹面毛色较淡,多为黄白色或黄棕色。四肢内侧呈浅棕灰色,外侧深棕或棕褐色。尾浅棕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多岩石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常独居,多于晨昏活动。食物为松树、冷杉、雪松的嫩枝叶,地衣苔藓,杂草及各种野果等。 资源分布:1.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3.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 麝属山地森林动物,可栖息在1000-4000m的多石针叶林、针阔混交、阔叶林及灌木丛、草坪地带。性胆怯,孤僻不喜群,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平时多早晨昏活动,白天多在隐蔽的地方休息。行动轻快敏捷,善跳跃视觉、听觉灵敏。食性广泛,可取食300多种植物,包括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尤其喜食新生的嫩芽、嫩叶、藏类、苔藓等。 养殖技术 麝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发情交配期在10月至翌年2月份,公麝发情期较长,从9月份开始到翌年4月份11-12月份为发情旺期。雌麝发情季节内有3-5个发情周期。妊娠期为178-189d,产仔多在5-6月,每胎产l-3仔麝一般1岁半左右性成熟,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公麝3岁半,母麝2岁半参加配种,一般多用单公群母配种法,即按1雄:4-6雌组群配种。雌麝产仔一般不需要人工助产,仔麝产下后,身上的粘液必须让母麝舐吃,以建立母子感情。<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