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 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凡用蜗牛, 以形圆而大者为胜。久雨晴,竹林池沼间多有出者,其城墙阴处有一种扁而小者,无力,不堪用。蜗中入婴孺药为最胜。 2.《纲目》:蜗身有涎,能制蜈、蝎,夏热则自悬叶下,往往升高,涎枯则自死也。 【拼音名】Wō Niú 【英文名】snail 【别名】仆累、小牛螺、黄犊、蚹赢、蜗赢、蜾赢、彘赢、陵螺、山蜗、瓜牛、彘牛、负壳蜒蚰、海羊、蜒蚰赢、士牛儿、负壳蛞蝓、天螺、天螺蛳、无靥螺、肌母螺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华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dybaena similaris(Freussde)2.Cathaica fasciola(Draparnaud) 采收和储藏:在夏、秋季捕捉活蜗牛,静养以排出粪便,洗净,用沸水烫死,晒干。鲜品先用瓦焙干。 【原形态】 1.同型蜗牛,贝壳中等大小,壳质较厚而坚固,全体扁球形。高12mm,宽16mm。有5-6个螺层,体螺层膨大,其高度 为全部壳高的3/4;壳顶钝,缝合线深。壳面光滑,呈黄褐色、红褐色或淡灰色。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常有一条暗褐色色带。壳口呈马蹄形,脐孔小而深,呈洞穴状。 2.华蜗牛,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褐色或黄色。体螺层极膨大,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此外,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壳口椭圆形,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脐孔呈洞穴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生活于灌木丛、代矮草丛、农田及住宅附近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2.生活于阴暗潮湿的墙壁、草丛、矮丛树干,有时也见于山坡草丛中。主食植物的茎、叶等。为害农作物。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 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而多腐殖质的地方。畏光怕热,白日栖息于灌木丛、草丛、石块、枯草或树叶堆下、洞穴中、岩石缝中,半夜出来活动、觅食、繁殖。雨后或阴暗潮湿的天气蜗牛也会爬出来活动。每当温、湿度不适宜时,蜗牛便会分泌粘液形成膜厣将壳口封盖住,以度过外界不良的生活条件;当环境变好,特别是雨后,水分即可将厣溶化,蜗牛即出来活动。蜗牛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用以抗御更恶劣和环境变化。蜗牛还具有识路归家的习性,在人工饲养时最好将食物放置在饲养容器的某一地方,便于蜗牛取食。此外,蜗牛对酸、碱及各种挥发性气味也很敏感,并产生回避反应。蜗牛性杂食性,以食各种绿色植物的叶、根、茎、芽、花、果实和各种菌藻类、苔藓类植物为主,在胃中也可以发现有很多微砂粒。蜗牛行异体交配,有时也可以自体受精。每年5-9月为繁殖期,在不同气候区时间略有差异。一般是在夜晚、黄昏或阴雨天进行繁殖活动。两个性成熟的蜗牛在发情时相互摩擦、接触,最后将身体前部互相结合在一起,各用石灰质的恋矢刺入对方的生殖孔内,恋矢在交配之后即断掉,并能重新长出而复原。经过反复地互刺,阴茎插入阴道中射精,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在交配之后,雌性生殖细胞才逐渐成熟,这时贮精囊中的精子才能遇卵子受精,从交配、受精到受精卵的排出一般需要15-20d的时间。蜗牛在产卵时,往往要挖一个5-8cm大的洞穴,把卵产在沿内。卵如豌豆大小,外包一层白色亮膜,膜受到破坏时影响孵化。食物丰富,气候适宜,蜗牛每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40-100粒之间。 养殖技术 种螺产完卵后,待其离开时再进行采收卵粒。采卵时,可用小汤匙将卵子挖出,卵膜可防止微生物侵袭,故粘有的污物不必冲洗、擦拭,以防膜受破坏。异形卵和无精卵应剔除,然后将采收的卵放入孵化箱内进行孵化。孵化箱一般用木制高5-9cm箱底铺4-5cm细沙土。土湿度30%-40%,每1m2可孵化15万-16万粒。卵上敷2-3mm的沙土,再盖上湿润的纱布,每日喷洒少量的水,保持湿润。细沙中应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质或菜园土更为适宜,孵化温度保持20-30℃之间。空气湿度80%-90%,一般在5-25d之内即可孵化出细螺。<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