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肃南部。海拔3200~5200m。多年生草本。藏药名“唐冲嘎保”。根及种子入药,味苦、性寒,有毒。镇惊、消肿止痛、治毒疮。根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1.1.29细穗玄参Scrofellachinensis(玄参科) 地理分布:四川、青海、甘肃(莲花山、舟曲、临潭、夏河)多年生草本。民间草药,全草人药。味苷,性寒,清热,退黄疸。 1.1.30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ri(茜草科) 地理分布:陕西、甘肃(文县)、四川、云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落叶乔木。根及根皮为民间草药。味辛、甘,性微温。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1.1.31刺萼参Echinocodonlobophyllus(桔梗科) 地理分布:湖北(郧西)。多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民间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等。1.1.32I司钟花Homocodonbrevipes(桔梗科) 地理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海拔1000~2900m。一年生草本。贵州民间用全草人药,称“扭子菜”。味甘、微苦,性凉。清热止咳。 1.1.33虾须草Shearevianana(菊科) 地理分布:陕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浙江。一年生草本。民间草药,全草入药。味苦,性平,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又名沙小菊、绿绿草。《植物名实图考》有记载。 1.1.34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百合科) 地理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传统中药。味苦,性寒。清热除烦、滋阴降火。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1.1.35地涌金莲Musellalasiocarpa(芭焦科) 地理分布:云南中西部。海拔1500~2500m。多年生草本。现多栽于庭院。始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归为群芳类。花入药,味苦、涩,性寒。收敛止血。汁液可解酒及草乌中毒。 1.1.36独花兰Musellalasiocarpa(兰科) 地理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浙江。多年生草本。假球茎及全草为民间草药,浙江临安一带称“带血独叶一枝枪”。味苦,性寒,根状茎为民间草药,味甘、微苦,性平。凉血、解毒。又名长年兰。 1.2少型属(共23属,含27种2变种,隶属于18个科,其中包括1个中国特有科) 1.2.1裸蒴Gymnothecachinensis(裸蒴属三白草科) 地理分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多年生草本。民间草药,全草人药。味甘、淡,性平,消食、利水、解毒。又名:还魂草、水折耳、裸蕊。 1.2.2尾囊草Urophysahenryi(尾囊草属毛茛科) 地理分布:湖北、四川、贵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民间草药,味甘、微苦,性平。活血化瘀、生肌止血。 1.2.3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星果草属毛茛科) 地理分布: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海拔1050~2400m。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民间代黄连用,称“鸭脚黄连”。含生物碱。 1.2.4鸡爪草Calathodesoxycarpa(鸡爪草属毛茛科) 地理分布:湖北、四川。海拔2400~3200m。多年生草本。民间草药,全草入药。味甘、辛,性温。解表散寒、祛风除湿。 1.2.5铁破锣Beesiacalthifolia(铁破锣属毛茛科) 地理分布:西藏、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宕昌、康县)。海拔1400~3500m。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民间草药,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祛风。含铁破锣苷等。 1.2.6大血藤Sargentocloxacuneata(大血藤属大血藤科) 地理分布: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安徽、福建、陕西、甘肃。海拔l000~2000m。木质藤本。藤茎入药。味苦,性平。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1.2.7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蜡梅属蜡梅科) 地理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河南、陕西。落叶灌木。花蕾人药,味甘、微苦、性凉,有小毒。清热解暑、理气开郁,治烫伤。含罗勒烯、芳樟醇、柠檬烯等。始载于《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为早春观赏树种。同属山蜡梅Chimonanthusnitense叶人药,祛风解表、芳香化湿。<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