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常识 > 药材研究 >

藏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总结民间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藏医药是藏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经验的总结,为藏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总结民间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民族特色的医学体系。藏医药是藏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经验的总结,为藏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发源于青藏高原,采用生长于此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高原药材,就地取材,治疗疾病,具有其独特的疗效。为了弘扬藏医药防病治病的用药经验,使之为人类健康服务,有必要进行发掘整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阐明藏药治病的功效和治病机理,赋予其科学内涵,使之科学化。
1本草考证与文献整理
经藏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已完成了《月王药珍》、《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文献的译注。编著了《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中华本草·藏药分卷》、《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等,为藏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对藏医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如此,由于文献记载较粗放,需结合大量实践调查,去伪存真,才能使藏医药更好地服务于民。
藏医药发源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古典医著记载不详,使各地藏医在一些药物基原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有必要正本清源,澄清混乱品种,如“蒂达”经考证,原植物分属龙胆科和虎耳草科的5属13种,类似还有聂哇、冈妥巴、唐冲、加哇、赛玛、达里等。
文献整理与考证,是进行藏药研究与开发利用的首要环节,对澄清原植物和正确制定藏药质量标准,保障其临床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藏药的开发与利用中,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2藏药药性基础理论研究
藏药按其性质分为“热性”和“寒性”二大类。藏医诊治疾病常归纳为“隆、培根”(相当于中医寒症)与“赤巴”(相当于中医热症)。“隆”具有燥、轻、细、硬、动等六种属性,“赤巴”具有润、锐、热、轻等七种属性,“培根”具有润、凉、重、钝、柔等七种属性,共二十种属性。藏药对疾病具有十七种功效。对治二十种属性的疾病。藏药具有六味、八性、十七种效能。以其独特的理论阐明了藏药的性能及规律。藏药药性是指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是藏药功能的体现,它有别于其他传统医学的药性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其科学实质及作用机理,有利于藏药的开发利用,为临床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3藏药资源调查与保护
我国藏药学者深入各藏区,对藏药植物的物种、地理分布、生态环境、蕴藏量、传统用药经验等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查清了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情况,出版了《中国藏药》、《中国民族药志》、《西藏常用中草药手册》、《甘露本草明镜》、《藏药志》、《中华藏本草》、《藏药标准》等著作,为藏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其成果对澄清混乱品种、保证藏药质量、开发利用资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但过去的资源研究,多基于经典分类而进行,且由于交通等原因,其方法和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尤以近缘种、易混物种的分类十分棘手。鉴于现代植物分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很有必要引入现代物种概念,结合现代物种生物学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当前应根据藏药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涉及新药开发和常用藏药等重点藏药资源的专题调研,为藏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积极采用现代生物和化学分类方法,进行藏药资源的深入研究,寻找新药源和扩大药源。开展藏药资源更新与保护研究,为藏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开展特有、重要藏药资源的质量评价研究,寻找优质藏药资源,确保藏药质量和临床疗效。
由于盲目采挖开发,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藏药资源日益枯竭,种植资源流失严重,致使一些物种有灭绝的危险。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为国际瞩目,同时亦是事关藏医药生存发展的大事,藏药资源的保护是其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珍稀濒危资源,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如建立保护区、藏药植物园等。开展物种生物学研究,采取适宜的生物技术和野生抚育技术,促进资源更新,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藏药资源,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自然更新与人工抚育相结合,使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使其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