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方来源于《伤寒论》。 【功用】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主治阴血不足,气虚血弱,赢瘦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或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眠,自汗盗汗...
【简介】本方来源于《脾胃论》。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补脾胃。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大便稀薄,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下陷,见有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妇女崩漏下血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或气虚...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补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塞,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 【组成药物】人参(去芦)、白茯苓、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0克,莲子肉(去皮)...
【简介】本方来源于《博爱心鉴》。 【功用】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短气怕冷,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组成药物】人参3克,炙甘草3克,黄芪9克,肉桂 1.5~2克。 【用量用法】上药加生姜6克冰煎服,每日1剂,分2次...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脏腑怯弱,面色萎白,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吵吐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组成药物】人参(去芦)、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份。 【用量用法】上药...
【简介】本方来源于《医学启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热伤气阴,肢体倦怠,气短懒言,汗多口渴,咽干舌燥,脉微;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干咳少痰,短气自汗,脉虚者。 【组成药物】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用量用法】长流水煎,...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温补气血。主治五劳七伤汽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肢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组成药物】人参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
【简介】本方来源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常用的补血名方。 【功用】补血和血。主治营血虚滞,心悸失眠,头晕眼花,面色无华,或冲任虚损,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阅经,脐腹作痛,舌淡,脉细涩。或妊娠将养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出及产后恶露不下...
【简介】本方来源于《寿世保元》。 【功用】养血补肝,补气健脾,调经止带。主治气血两虚,身体虚弱,食少乏力,腰腿酸软,经水不调,崩漏带下等。 【组成药物】乌鸡(去毛、爪、肠)640克,当归144克,白芍128克,鹿角胶128克,干地黄256克,熟地黄256克,...
【简介】本方来源于呐外伤辨惑论》。 【功用】补气生血。主治劳伤血虚,发热烦躁,口渴喜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或产后血亏,头脑空痛。或疮疡溃后脓血流失过多,久不收回。现多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属血虚气弱者。 【组成药物】...
【简介】本方来源于《伤寒论》。 【功用】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主治阴血不...
【简介】本方来源于《脾胃论》。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补脾胃。主治脾胃气...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补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
【简介】本方来源于《博爱心鉴》。 【功用】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脏腑怯...
【简介】本方来源于《医学启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热伤气阴,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