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味珍珠丸用于安神开窍。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昏迷不醒,神志紊乱,谵语发狂等。二十五味珍珠丸--《中国药典》 【处方】由珍珠、肉豆蔻、石灰华、草果、丁香、西红花、牛黄、麝香等药味加工制成的丸剂。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
二冬苓车汤用于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二冬苓车汤--《辨证录》卷六 【处方】麦冬3两,天冬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 【功能主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
二制黄连膏用于风热眼眦粘涩等眼疾。二制黄连膏--《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鸡爪黄连不拘多少(切碎,洗净)。 【功能主治】风热眼眦粘涩等眼疾。 【用法用量】先将姜1大块切作两片,挖空,将黄连入姜内,以绵缚之,湿纸包,略煨少时,纸焦为度,以红枣去核...
二丁丸用于小儿乳癖,在两胁下,或左或右,状如狗舌,面黄腹大,潮热多渴。二丁丸--《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白丁香半两,丁香1两,密陀僧1两,韶粉1钱,硫黄3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食癖,疳热。 【用法用...
二乳饮用于小儿口噤。二乳饮--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处方】驴乳2升,猪乳2升。 【功能主治】小儿口噤。 【用法用量】上合煎1升5合。服如杏仁许,3-4服,愈。 【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二加减正气散用于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者。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藿香梗9克, 广皮6克, 厚朴6克, 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 川通草4.5克, 薏苡仁9克。 【功能主治】...
二丁散用于主治鼻不闻香臭,或鼻中生息肉;偏头风。二丁散--《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处方】苦丁香,丁香,栗米,赤小豆各7粒,石膏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鼻不闻香臭,或鼻中生息肉;偏头风。 【用法用量】吹鼻中。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
二仁丸用于主治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致成风秘,大便燥结者。二仁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瓤,面炒为末),诃子(炒,去核,为末)。 【制法】上药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
二加生化汤用于产后气短,痰嗽声重,汗出。二加生化汤--《女科秘要》卷六 【处方】川芎1钱,当归3钱,炙甘草4分,杏仁10粒,枣仁(炒)1钱,桔梗4分,人参2钱,半夏1钱。 【功能主治】产后气短,痰嗽声重,汗出。 【用法用量】凡产后气血虚脱,汗多,气喘气短...
二丑夺命丹用于气蛊、血蛊,大小便不通,面足浮肿,肚大青筋,痰喘气急,饮食不进。二丑夺命丹--《玉案》卷五 【处方】木通1两,香附(醋炒)1两,大黄1两,草果(炒)1两,芫花1两,槟榔1两,泽泻(去毛)1两,红芽大戟1两,小牙皂1两,甘遂1两,黑丑(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