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散用于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半夏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散--《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45克,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30克,赤茯苓30克,紫苏叶30克,诃黎勒皮45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9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半夏散--《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30克,射干30克,牛蒡子(微炒)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22克,羚羊角屑22克,桔梗(去芦头)22克,昆布(洗去咸味)22克,槟榔22克,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5克,赤茯苓22克,甘草(炙微赤,锉)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半夏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桂心30克,人参(去芦头)30克,白术30克,当归30克,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枳实(麸炒微黄)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主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半夏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半夏60克。 【制法】上一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以陈酱汁调和如糊,涂摩患处,一日二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半夏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别名】破棺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不拘多少)。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开窍苏醒。主治魇寐突然死亡;诸物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半夏散--《圣惠》卷十七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芍药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黄芩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栝楼根半两,黄耆1两(锉),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7日,烦躁而渴,胸中痰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粳米、小麦各10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