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对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认识误区,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野生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更进一步影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许多珍贵药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者达全国植物种类的15-20%,濒危植物中许多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经济价值,1984年我国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共载有354种植物,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即有163种。 1.高原药用植物所固有的脆弱性,是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上的药用植物生长依赖于特殊的气候类型,存在极大的脆弱性。全球性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对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具有相当大的破坏作用。由于生态的破坏和污染,使高原药用植物本身失去了正常生存和依托的环境,并影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正常再生,造成了资源下降和枯竭,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一些优良种质正在消失和解体。如冬虫夏草必须在海拔4000米左右、具有蝙蝠蛾和冬虫夏草菌的高山草甸上生长,而蝙蝠蛾的生长发育又依存于珠芽蓼等高山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当生态环境与地表植被发生了变化时,首先会影响到虫草的发育与繁殖,致使资源减少。 2.医药需求量增加,开发过度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剧增,长期以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掠夺性地过度采收。如川贝母这一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对于止咳化痰有独到的疗效,药用需求量大,长期过度地采集导致了其野生资源的急剧下降,由此造成了价格的大幅上升,而价格上升又更进一步地刺激了掠夺性开采,导致野生资源更趋日益稀少,处于濒危的状态。同样的例子存在于近年来药用开发较大的羌活、红景天等植物种类中。藏茵陈在藏医药中用于治疗肝炎疗效较好,其原植物川西獐牙菜、花锚等过去广布于青藏高原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药厂以藏茵陈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藏茵陈片、十味蒂达胶囊、乙肝宁等现代制剂,畅销全国,工业化的生产导致了藏茵陈原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目前有的生产厂家已被迫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尼泊尔收购原料。 3.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与了解不够,保护措施乏力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在药用植物的保护方面虽已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明显。青藏高原的药用植物均产于特定地区,其栖息地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如果继续只重开发而不加以保护,不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西北地区过去所盛产的药用植物麻黄与甘草处于濒危状况即是深刻的教训。 鉴于我国从生态学角度已查明濒危原因和过程的高原药用植物种类极少,要从理论上提出一些普遍适用性的对策与方法的素材还很不足。同时,在青藏高原这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采挖野生药材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经济来源,而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化开发、可持续发展等,则更多地停留在口号阶段,现有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政策与措施在青藏高原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还难以落到实处。 三、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可 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措施 在西部大开发中,更应注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存资源稀有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的物种遗传多样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种质保存,变野生药用植物为家种,扩大药用资源,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以保证药用需要。在保护行动中应提倡多学科合作,大力加强对高原药用植物重要种群的基础性研究。 1.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保护高原药用植物资源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代化开发,不应以浪费资源、恶化环境、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要规范开发过程中所进行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维持和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应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抚育措施。在开发中一定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采收量与资源更新、繁殖能力相对一致,使资源处于最佳状态。<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