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常识 > 药材研究 >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一)(2)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大黄因其个大、色黄而得名,历代医家常用,经久不衰。以青海产“西宁大黄”,甘肃产“河州大黄”、“凉州大黄”、“铨水大黄”最为驰名。旧时,因交通不便,西北、西南地区大黄开发较少。建国前全国年收购量约1000

大黄因其个大、色黄而得名,历代医家常用,经久不衰。以青海产“西宁大黄”,甘肃产“河州大黄”、“凉州大黄”、“铨水大黄”最为驰名。旧时,因交通不便,西北、西南地区大黄开发较少。建国前全国年收购量约1000吨左右,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香港、南洋等地。建国后,加强了西北、西南地区野生资源开发。仅四川平均年产1400-1500吨。甘肃、陕西、青海、四川、湖北、宁夏等省、区已人工栽培。80年代全国每年平均种植近2万亩,收购1900多吨。
过去,大黄野生资源比较丰富,目前越挖越少。应有计划地开发,同时,继续抓好优质大黄的培植。4.山药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具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能。
山药对环境要求不严,喜温暖又耐寒。生于山坡林下、灌丛及沟谷路旁的草丛中。宜栽培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砂壤或中性壤土。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浙汀、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区26O个县、市。主产河南武陟、孟县、温县、沁阳,产量大,质量优,为四大怀药之一,习称“怀山药”,为药用山药之主流,销全国并出口。其次,广西浦北、陆川、平南、博白、灵山、横县及广东化州、高州、吴川、三水等县地产的山药,多为薯蓣科植物参薯(Dioscorea alata L.)的根茎。产量大,多销国内。
河南山药于夏朝以后有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宋代怀庆府(今焦作市)已成为山药主产区,始称“怀山药”。商品有光条、毛条之分,历来畅销全国及港、澳地区。建国后,山药发展较快。1957年全国收购近1000吨,销售近900吨;60年代初年收购3000吨左右,产销平衡;70年至80年代初,山药生产基本稳定,产销平衡略有结余。在怀山药起伏发展的同时,广西山药迅速发展,1956-1983年全区累计收购3.7万吨,除自销外,还调供全国及出口。80年代中期,各地引种成功,争相扩大种植,1984年全国种植近90000亩,1985年收购达16000吨,商品大量积压,经几年调整,才恢复正常生产。
山药适应性强,栽培区域广,生产起伏较为频繁。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择优发展怀山药。同时根据山药药食兼用,营养丰富的特点,广开销路,使山药的生产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山药生产中存在栽培品种混杂、退化的问题,应筛选高产、优质品种,淘汰低产、退化老品种。并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商品质量。5.川芎
川芎原名芎穹,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能。
川芎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于海拔500-1000米的平坝、丘陵。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山东、上海、江苏、等省、市。为四川地道药材之一,年产量占全国90%以上。尤以都江堰、崇庆、彭县、新都等县、市量大质优,销全国并出口。其他省引种的川芎,质量较次,多自产自销。
川芎以“蜀川者为胜”。栽培始于北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3年)。建国初期年产800吨。1954年因受香港市场影响,川芎生产受到刺激,年产量猛增到6500吨,商品逾量。50年代末期调整到2000吨。60年代因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年产量降到500吨,商品供应紧缺。60年代中期,川芍茎节蛾的防治成功和“两段育秧”法的推广,生产恢复发展,年产量达3200吨。70年代,年产5000-6000吨,再次逾量。80年代初,产销基本平衡。80年代中期,川芎生产又出现大的波动。
川芎主产区自然条件适宜,农民有传统性的种植习惯,生产潜力大。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价格浮动大,影响生产;二是川芎的栽培是山上育苓种,然后再移植于平坝区栽种,往往是育种计划与市场需要衔接不利。应加强市场管理,稳定价格,统筹安排川芎和种苓的生产。近一个时期,川芎的生产稳定在4500~5000吨为宜。6.天冬<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