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我国中药、藏药资源大省,汶川地震给四川中药材产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在前不久召开的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一批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者,深入介绍和探讨了汶川地震给四川中医药资源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损失,以及灾后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四川是我国中药材大省,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艺等人的介绍,其中药材资源多达4500余种,生产和贮藏量在100吨以上,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 受汶川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四川西北山区高原,正是中药材的集中产地,其品种占全国50%以上,产量占全省60%以上。 以目前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与重建科技行动》中较多提到的川芎为例,可以大略看出四川中藏药重建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童应鹏等专家介绍,川芎主要通过苓种繁殖,震前苓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彭州、汶川、都江堰、什邡等海拔900~1500米的山区,均为地震重灾区,震后这里的人员大多已经迁出,因此,从2008年7月下旬开始,山区的苓种收获、储存,以及11月后的栽培工作都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根据童应鹏等人估计,地震对川芎产量、质量的影响,2008年当年表现得并不突出,而是表现在2009年、2010年未来几年。 从目前看,灾后重建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人力物力不足,川芎的栽培面积会有所缩减。震后由于房屋倒塌受损,一些药农只将药材装袋,或任其堆放在室外,导致发霉虫蛀,影响药材质量。 因此,童应鹏认为,受经济杠杆的影响,尽管川芎的产量在2010年会基本得到恢复,而供需矛盾以及目前在加工、储存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导致川芎质量在未来几年中严重下降,无法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川芎只是川地众多中药材资源的一个案例,从它所处的状况中,四川灾后中藏药资源与产业恢复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可见一斑。 从自然条件上看,张艺认为,地震造成山区以及山脉周边地区的土地严重崩塌、断裂,造成中藏药生态资源愈发脆弱,使很多耕地都无法再进行使用,一些生产基地被迫转移,川贝母、羌活、红毛五加等许多特色药材资源更遭到毁灭性破坏。加上震前个别地区缺乏生态资源保护意识,过度采挖濒危药材,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从产业发展看,据初步统计,四川省重灾区受损药品企业79家,固定资产损失8亿元,一些企业更遭到毁灭性破坏,厂房严重倒塌、大量员工遇难、关键技术丢失、生产全面停止。灾后重建工作形势极为严峻。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专家建议,首先应迅速展开对灾区中藏药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对地震灾区野生中藏药材进行资源蕴藏量及产区分布的调查评估,对一些毁坏严重的药材资源进行产地适应性分析、快速繁育栽培技术、规范化种植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对产业的损失、关键技术丢失的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 根据目前中药材加工、储藏环节中的问题,在未来几年加强药材的质量监管,并进而推动中藏药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工作,保证中藏药临床用药的安全。 <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