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前胡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
本草纲目-茈胡(柴胡)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
本草纲目-秦艽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1、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
本草纲目-黄芩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 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
本草纲目-胡黄连 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
本草纲目-黄连 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
本草纲目-三七 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1、吐血、咳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2、赤痢血...
本草纲目-白及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
本草纲目-白头翁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2、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
本草纲目-紫草 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1、婴童疹痘(将出未出、色赤便闭者可用本方,如痘已出而红活、大便利者则忌用)。用紫草二两,锉碎,泡在百沸汤一碗中,盖严勿使漏气。汤温后,服半合。改用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