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汤用于风寒湿痹,腰脚沉重浮肿,夜则痛甚,两足恶寒,饮食转减,肢体瘦乏;诸风疾。
防风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炮制】上粗末,入半夏片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遂,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亦治脚气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防风,芎劳,白芷,牛膝,狗脊,萆薢,白术各3克,羌活,葛根,附子,杏仁各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石膏,薏苡仁,桂心各9克。 【制法】上十六味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偏风。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服一剂觉好,更进一剂。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甄权方 【处方】防风(去叉),甘草(炙,锉)各30克,黄芩(去黑心)22.5克,当归(切,焙),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秦艽(去苗、土),葛根(锉)各22.5克,桂(去粗皮),杏仁(烫,去皮、尖、双仁,炒)各30克,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5克。 【制法】上十一味药,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行痹。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酒150毫升,水150毫升,加大枣3枚(擘破)、生姜5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防风(去芦)60克,川独活(去芦,洗),川当归(去芦,洗),赤茯苓(去皮),秦艽(去芦、,洗),赤芍药,黄芩各30克,桂心(不见火),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血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防风,甘草,当归,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官桂各30克,黄芩,秦艽,葛根各9克,麻黄(去节)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活络,宣痹止痛。主治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酒、水共300毫升,加大枣3枚、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宣明论方》卷二 【处方】防风,荆芥,葛根。 【功能主治】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有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生干地黄(切,焙)1两,赤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吴茱萸(汤浸,洗7遍,焙干)半两,干姜(炮裂)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入腹,(??)痛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防风(去叉)2两,白术1两,白鲜皮2两,桂(去粗皮)1两3分,黄耆(锉)2两,薏苡仁(炒)3两。<中医中药坊,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